005 不让我儿子上大学老子让你丢饭碗[1/2页]

“老于,冷静点!”



“冷静,你让我怎么冷静?”



因为愤怒,于国峰脸都有些扭曲。



“停顿十年,咱们计算机技术本来就比国外落后不少,现在更需要优秀人才来追赶!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有巨大潜力的,结果因为这么点破事儿被人卡着!要是不解决,学生没有介绍信,如何报道?真因为这样的原因上不了大学,不仅仅是学校的损失,更是整个计算机领域跟国家的巨大损失!”



于国峰的声音很大,唾沫横飞。



梁鸿沉默地抽烟。



作为电子工业局副局长,很清楚目前国内计算机行业的处境。



计算机专业对于学习的人要求很高,不仅需要优秀的逻辑能力,也需要很好的外语基础。



在来的路上,于国峰就介绍了谢威的情况。



高考理科六门,数学、物理、化学,都是100分的满分。



总分494!



语文扣5分,政治扣了1分。



不计入高考成绩,用于录取参考的英语,同样满分!



高分无法代表未来,至少能证明能考到如此高分的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恰恰是国家恢复高考选拔人才的目的——筛选学习能力出众的人来学习高深的专业知识,以此加快国家的科技发展,缩小跟国际科技差距。



“唉~不同系统,不方便直接介入。我找找关系,晚几天,学校那边能通融吧?”



不是同一个系统,梁鸿开口,很可能导致工业局跟电子工业局的矛盾。



“晚几天报道肯定没问题。对方连大学通知书都敢压,还有什么干不出来?”



梁鸿看着急切的老同学,叹了口气。



又返回红光机械厂从门卫口中打听到许志辉的行踪。



从门卫口中得知,许主任跟外地来的客户出去喝酒了,厂里加班,晚上会在厂里的。



“他们喝酒不知道要喝到几点,咱们先去招待所安顿下来,吃了晚饭再来?”



梁鸿建议。



于国峰只能无奈地点头。



······



谢威还没到家,老远就看到瘦高的父亲谢建国光着膀子上挂着的布带绷得笔直,佝偻着腰,用力地拉着一板车稀碎的煤炭往院子里拉。



瘦弱的母亲刘梅扶着板车一侧,用力推着。



急忙跳下自行车,帮着父母把装满细碎煤末的板车推进了院子。



两分地的院子,一分多地被刘梅分区域种上了各种蔬菜。



此刻,蒜苗、小葱、芫荽、萝卜、大白菜、芥菜等郁郁葱葱。



莲白已经开始卷心,莴笋长势喜人。



在右侧厨房跟菜地之间,木头搭了一个两三平方米的两层鸡圈,顶上养着两只公鸡,下层养着四只母鸡,三只鸭子,两只老鹅。



平日里都是喂谷糠拌蔬菜老叶子或是地里的嫩草。



“妈,入冬还有一阵,怎么买这么多煤炭?”



住在郊区,谢家四口人都是城市户口,吃商品粮,没有林地,自然也就没柴禾。



厨房是使用煤球炉子的。



“入冬后煤炭要涨价,这一车打成煤球,能省五六块钱呢!”



刘梅用手背抹了抹额头的汗水,把粘在额头的头发拨到两边,又从谢建国腰上扯下挂在腰带上的毛巾,伸手给谢建国擦汗,笑着对儿子说道,“你先去休息一会儿,我马上煮饭。”



煤球凭票供应,100斤卖1块2,送上门,每斤加2厘运费。



煤球是由碳灰加黄土跟水制成,100斤煤炭要加上20~30斤黄土。



100斤煤炭只要9角7。



从厂里买煤制煤球,100斤就不只是省2毛3了。



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两三百斤煤球。



刘梅说完就往厨房走去。



“通知书还没下来?”



谢建国腰往前挺了挺,缓解腰部的酸痛,问谢威。



“没呢。”



谢威脸上挤出笑容,不敢看老头的眼神,怕老头子看出来,急忙开口:“爸,我还有点活要干,先回房间了。”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