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养马场[2/2页]

“吃饭吧!”



杨正山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坐在主位上,抓起一个肉包子吃了起来。



两大锅肉包子,不过片刻就被消灭干净了。



大家的身体都很好,这胃口自然也不会太差。



杨正山养这个家,就跟养了一群大胃王一样。



若不是有卢二爷给的那两千两银子,杨正山估计会被这群孝子贤孙吃的倾家荡产。



“老大,走,跟我去马场看看!”



吃完早饭,杨正山叫上杨明诚去了养马场。



养马场早在一个月前就建成了,十几间马厩,五间仓库,以及七八间住人的房屋围成了一个大院子。



这样的一个养马场养五六十匹马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现在里面只有不到三十匹马,除了最开始买来的十匹劣马,后来杨明诚又买了一些小马驹和母马。



来到养马场,立即就有一个身穿棉袄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



“大人!”



这人是杨明诚从关城雇佣来的马倌,名叫马三,算是杨家的长工。



除了马三之外,马场内还有十几个长工,有男有女,大部分都是从北边的火路墩雇佣的。



马三上前给杨正山牵住红云,杨正山下马问道:“一切都好吧!”



“都好,昨夜已经将屋顶的积雪清理干净了,也给马厩添了火,马儿都很好!”马三一脸恭敬的说道。



他本是都司衙门的马倌,可惜因为得罪了人,被人赶出了都司衙门,并且有人还逼得他在关城内过不下去。



要不是杨明诚看中了他,他那一家子肯定会被逼出关城。



其实现在他们也离开了关城,他们一家人都住在马场中,夫妻两人都做了杨家的长工。



杨正山走进马厩中,从头到尾逛了一遍。



最早买来的十匹马完全换了一个样子,原本瘦弱的劣马已经强壮了不少,虽然还算不上良马,但要比以前好太多了。



“这十匹马卖掉的话能卖多少银子?”



“小人觉得一匹马卖五十两银子应该没有问题。”马三老实的说道。



其实他心里充满了疑问,因为以他二十年的养马经验,实在是无法理解这十匹马为何会变得如此强壮。



他来时,这十匹马已经变得强壮了不少,可就算是如此,他依然觉得有些不合常理。



一匹五十两!



十匹岂不是五百两?



不过三个月的时间,二百两变成了五百两!



杨正山说道:“那就联系人卖了吧,卖掉之后,再买一批母马和小马驹回来!”



有些事不能做的太过分,否则会被人察觉出异常来。



劣马变良马的这种事只能做一次,以后马场只培养小马驹,这样虽然也会有些不同之处,但更好让人接受。



“小人遵命!”马三应道。



卖马买马的事情不用杨正山操心,马三对关城的牛马市场很熟悉,他会自己联系买家和卖家。



而杨明诚做的更多是在人和钱上的监管,他只是东家,不需要事事躬亲,只要掌握住账本和人事权即可。



至于马三会不会暗中搞小动作,杨正山给他八个胆子,他也不敢。



这里可是他的底牌,北边的火路墩的小旗官可是他从临关堡中挑选的。



马三若是敢搞小动作,杨正山随时都可以要他一家子人的性命。



随意找了个理由支开了马三和杨明诚,杨正山在马槽中洒了两碗灵泉水,尔后便与杨明诚离开了。



回到迎河堡,杨正山刚在书房坐下。



陆文华就找过来了。



“大人,这是上个月的针线作坊和木炭作坊的收益!”陆文华将两个钱匣子放在杨正山面前。



杨正山打开钱匣子看了一样。



针线作坊的收益并不多,每个月也就四五两银子。



不过木炭作坊的收益却不少,特别是现在正是木炭需求量最大的时候。



李二虎先后在迎河堡和三山堡建了十多座炭窑,带着上百人日夜不停的烧炭,一个月的出炭量达到了三万斤。



看着钱匣子中的三颗十两的银锭,心里默默盘算起来。



他这边有三十两,那罗裳那边应该赚了二十两,至于李二虎等人,差不多每人五百个铜钱。



平均下来一人一天不到二十个铜钱,这要比在村里雇短工赚的多一些。



以前在杨家村,雇佣一个短工,管一顿饭的话,一天十文钱,不管饭就是十二文。



有了这份收入,李二虎他们这个年应该过的不会很差。



一百个工人,就是一百家军户。



“等来年开春,让李二虎他们在山上种些树,不然用不了几年,山上树就被砍干净了!”杨正山吩咐道。



山上的树再多,也经不住这样砍,为了木炭生意可以持续做下去,种树是必不可少。



“好的,我会跟李二虎交代好的!”陆文华说道。



“给文春入账吧!”杨正山合上钱匣子,又说道。



“是!”



陆文华抱着钱匣子离开了。



(本章完)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