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地剑破邪[1/2页]

地剑之上,还有天剑。



天剑者,以北斗为锋,太虚为锷,日月为脊,玄黄为镡。此剑一出,列缺为光,扶摇为刃,九霄雷霆皆化剑意!



这是青城剑仙一派的传说。



但就像酆都一脉,记载着能召请北阴酆都大帝出手,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巅峰,并无人能够用出。



至少,在人间做不到。



天剑同样如此。



即便如此,地剑也足以镇压气运。



此外,地剑之中也有品级,随着法坛的规模、仪轨的复杂,主坛之人的道行,威力也各有不同。



一百零八面法旗,凑足了天罡地煞之数,人员也不多,正适合小规模队伍突袭。



罡风越来越猛,先天罡煞之炁普通人肉眼难见,但却引发浓雾,向着山岗上不断汇聚。



这个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这便是本土优势,青城弟子们时常奔走各地,供奉山水之神,法旗一出,也会受到帮助。



若在其他地界,就不会如此灵光。



肉眼可见,山岗之上浓雾不断汇聚,群山鸟兽四窜,山间狂风呼啸,甚至江上都掀起波澜。



如此动静,自然引起蜀王府人注意。



“大哥,快看!”



一名背着大葫芦的邪道首先发现不对。



他双目炯炯有神,显然拥有某种眼神通,方能在漆黑的夜里,第一时间察觉。



其他人纷纷扭头,也看到了异常。



月光如霜,远处山岗上浓云密布,好似一团巨大的黑影在缓缓蠕动…



江面上,风浪也越来越大…



蜀王一方为首的青袍老者,正是“喜神钱”炼制者,金陵六壬仙教弟子,太湖水匪魁首,罡劲高手赵截。



“是青城的地剑!”



他眼睛微眯,脸上却毫无惧色,喃喃道:“近日卦象,太常与螣蛇同宫,必有波折,却也是转机,看来就应在这青城派身上…”



想到这儿,他眼睛一亮高声道:“莫要理会,快把所有的阵石放下!”



听到他的命令,众人又继续忙碌。



和成都府中那些三心二意的不同,眼前这些邪修,都是卢生几次考验,深得信任之人。



就连这些个盐帮船夫,也都受过恩惠。



不仅如此,赵截也知晓卢生身份,甚至清楚所有计划,所以才甘心受其驱策,秘密活动。



即便听到青城派来了,也无人退缩。



“快,搭把手!”



“别管了,直接放!”



船夫们如疯了一般,加快速度干活。



轰!轰!轰!



一块块巨石,在指定地点落下,溅起巨大水花,加上江面波澜,顿时让舟船上下颠簸。



盐帮的船夫们还好说,常年水上行船,见惯了风大浪急,下盘功夫极稳。



蜀王麾下的黑翎卫,却有几人站立不稳,直接掉入江中。



按理说,他们也会游泳,即便带着新式火器,也能重新爬上船。



但当这些人落水后,还没挣扎几下,便浑身一僵,皮肤变得苍白,身上出现一枚枚乌青手印,缓缓沉入江堤。



却是之前他们布阵,引来不少水中邪物,蜀王麾下邪修被青城剑坛吸引,忘了驱赶,因此中招。



也不怪他们。



普通人只觉得风气浪急,远山黑暗,但他们这些修士感受到的更多,都被那强横气势所震慑。



“都愣着干什么?!”



赵截见状,顿时一声冷哼。



其他术士听到,不敢再走神,有的向水中抛洒朱砂粉驱赶邪物,有的端起罗盘,插下铁棍布阵。



青城派剑坛虽强,但他们更清楚赵截的可怕。



当然,赵截同样没有闲着。



他掐着法诀,向前一步踏出甲板,脚下水浪形成旋涡,竟然只没过脚踝,在周围水面急速穿行。



这是种极其高明的水遁术。



就连周围人看到,也有些诧异。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赵截用出这种手段。



殊不知,赵截心中同样焦急。



他自从参与卢生计划,不知多少次来到都江堰,探查龙宫水府位置。



之前鼓动西南邪道与青城在此斗法,便是为了确定方位。



现在已经在江底布下阵石,却始终没有动静。



想到这儿,他心中便杀意升腾。



按照他的推测,进入龙宫需两件宝贝:



一是李衍他们抢走的“如意宝珠”,用来护身,神游龙宫时不被里面龙气侵染。



二便是梅山兄弟手中古玉,乃是感应龙宫,并且神游进入其中的钥匙。



可惜,两件东西都没到手。



只能启动备用计划……



而在另一边,青城的剑坛威势也越来越强。



一道道先天罡煞之炁,裹着浓雾呼啸而来,最终汇入剑坛,并且钻入那七把法剑内。



这些法剑年代古老,是一种类似青铜的质地,表面有类似锈蚀的包浆,更显古意。



而随着罡煞之炁注入,剑身锈蚀也寸寸剥落,露出内里陨铁锻造的冰冷青锋。



主持阵坛的明山子,此时也变了模样。



他蹲着马步,手掐剑诀,浑身肌肉臌胀,额头青筋直冒,双眼充血,咬紧牙关,显然在承受着极大的痛楚。



在场之人,也只有他能够支撑此剑坛。



终于,在快到极限时,他忽然脚踏罡步,同时沉声道:“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剑在此,万邪伏藏,五丁力士听吾令,疾!”



嗡!



随着他剑诀一指,周围顿时空气震荡,一百零八面法旗猎猎作响。



肉眼可见的白雾,被狂风裹挟,沿着山岗呼啸而下。



看似只是一股劲风浓雾,但所过之处,枯枝荒草尽数断裂,好似被利刃斩断。



积雪未消的地面,也出现一道道剑痕。



很多术法,都与本地民俗有关。



相传古蜀之时,国主命五名力大无穷的壮士(五丁)开辟金牛道,劈开险峻山岭,打通蜀地与中原的通道。



途中因斩杀巨蟒引发山崩,五丁与秦献美女皆葬身山腹,形成“五丁冢”。



自此,蜀地山民开辟险要山道时,都要在山体上刻“五丁开山符”。



青城派虽是玄门正教,但也吸收了本地术法,如这剑坛,明山子便是召来先天罡煞之炁,化为剑气,再以五丁咒驱动。



好似五名护法神将,手持法剑斩敌。



五丁地剑一出,顿显威风。



然而,旁边的程剑心却是微微叹气。



五丁地剑,窍门在于凝,若是他用出,罡煞之炁甚至能化作五道磅礴气剑。



可惜,他如今已油尽灯枯。



明山子已是程家后辈出色者,换做其他人,连维持这种剑坛都做不到。



青城老一辈已经年迈,掌教要坐镇山门,不可轻易外出,年轻的又跟不上。



十年后,青城怕是要衰败。



想到这儿,程剑心不由得扭头望向旁边常狗剩,面色凝重。



人道变革已至,青城弟子们沾染了蜀地习气,且循规蹈矩,难有突破,所以他才从乡野中收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