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煮酒论英雄与衣带诏[2/2页]

“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曹操看着刘备,笑着点了点头。



……



【公元199年三月,汉灵帝母亲董太后侄子,汉献帝嫔妃董贵人之父,车骑将军董承自称领受汉献帝衣带诏,联合刘备诛杀曹操,但刘备并无行动。】



【随后又联系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吴硕等人密谋诛杀曹操。】



【后曹操与刘备论述天下英雄,刘备恐曹操不能容己,也加入了董承等的密谋之事。】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不喜欢曹操,



虽然他行为上的确像是在匡扶汉室,但一举一动都是蔑视皇权,所以他很不喜欢曹操。



但他也承认,曹操的这一段文辞也的确是怀抱远大,令人钦佩。



“胸怀大志啊。没有大志向,大目标,那就爬不高,看不远。”



“同时还要坚韧不拔,矢志不渝,否则也走不远。”



“腹有良谋,则是通往大志的必备能力。”



刘彻感叹着曹操言语中蕴含的大志向。



……



【虽然参加了“伐曹联盟”,但还没开始行动,刘备就接到曹操的命令,去领兵征讨袁术。】



【当时袁术已经走投无路,打算去投奔自己一向看不起的哥哥袁绍,并声称要把皇帝的称号让给袁绍。】



【曹操一想消灭袁术,二不愿两袁相合,随即派刘备等人去徐州下邳郡截杀北上的袁术。】



……



天幕上,



一身战甲的刘备率领关羽、张飞与一众精骑截住了袁术。



袁术等人被拦住去路只好退往寿春。



刘备等人步步紧逼,



袁术又后退八十里,到了江亭。



画面一转。



原来意气风发的袁术一脸灰白的窝在软榻里,



“军中粮草还有多少?”



底下的将领低头回答道:



“只有三十斛麦屑了。”



袁术苦涩的喃喃念叨着:



“三十斛,还只是麦屑。”



随后又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拿些蜜浆来,朕要解解渴。”



将领张了张嘴,艰难的说道:



“陛下……没有蜂蜜了。”



袁术闻言一言不发,只是脸色涨红。



良久后,叹息一声。



“我袁术怎么会到落到这个地步!”



“噗!”



说罢,口中呕血不止,气绝身亡。



镜头随之又一转。



于远处扎营围困的刘备得知了袁术身亡的消息,便让一同前来的朱灵回去向曹操复命。



随后立刻整顿军队,与关羽、张飞,带领大军直奔徐州而去!



“大哥!大哥!我们为何走的这么急促?”



张飞骑马跟随刘备其后,看着刘备带兵急驰,随之按捺不住的询问道:



听得询问,刘备停驻马匹,回头遥望了一眼许都方向,微不可查的叹口气后,对关羽张飞二人感叹道:



“我在许都,实乃笼中之鸟,网中之鱼。”



“而此一行,如鸟上青天,鱼入大海,再也不受牵绊了!”



“传令大军加速前进!兵不驻步!马不停蹄!”



随后控着马缰,一扬马鞭。



“驾!”



……



【刘备一战成功后,就让其他将军回去向曹操复命,而他则率军直奔徐州,杀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留在徐州不走了。】



【刘备在徐州是深得民心,立刻就得到了数万人的支持,于是刘备宣布与袁绍联合。】



……



大明·永乐时期



一身衮龙袍,腰系玉带的朱瞻基看着天幕,突然向朱棣问道:



“爷爷,你说刘备为什么要跑呢?”



“不是有衣带诏在手吗?”



朱棣仰躺在软榻中,双手插袖,闻言一乐。



“傻小子,那衣带诏是假的!是子虚乌有的娇诏。”



“假的?!”



朱瞻基难以置信的看着朱棣。



“可是《后汉书》和《三国志》里都记载这事了?”



朱棣奇怪的看着朱瞻基。



“你这小子,脑袋怎么不转弯呢?”



“史书是记了,但证据呢?”



朱瞻基听得一愣。



“证…证据?”



朱棣摇摇头,咋了咋舌。



“啧,伱小子啊,还得练!照你爹差远了!”



“衣带诏这事只是出自董承之口。”



“如果真有那份具体的‘衣带’,逃到徐州的刘备一定会发布檄文,号召天下共讨曹操,或许会重现当年关东州郡共讨董卓之时的威壮场面。”



“然而,刘备并没有这样做,只是惴惴不安地堤防着曹操前来讨伐。”



“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衣带诏”是只听董承一面之词而未见实物的假诏,所以理亏气弱。”



“天下诸侯更似无一人知晓一般,毫无动静。”



“哪怕是与曹操水火不容的袁绍,在《讨曹檄文》中也一字未提。”



朱瞻基一下子明白了。



“所以刘备要跑!因为他知道那是假的!对曹操没有用!而不管真假,他都参与了!曹操不会放过他。”



朱棣笑着点点头。



“对咯~”



朱瞻基细细体味着,



这时,他对刘备一些反常的举动也有了了解。



衣带诏这事,太假了!董承这招太不靠谱了。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