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千古一帝?完美一帝?[1/2页]

听到曹操的询问,一众文臣武将都沉默不语。



这话你当主公的好问,我们当手下的也不好答啊!



你们老曹家疑心病这么重,谁知道你什么心思啊?



杨修前车之鉴啊!



坐在上首的曹操看着众人都不言语,眼里略过一丝不满。



待要开口之际,就听一道清越之声出列回答道:



“秦末汉初,汉室初兴!高祖因秦暴而举事,又诛灭了楚霸王项羽,从而一统天下!其功勋可与商汤、周武王相提并论,其伟业流传于子孙,可称是帝王中的元勋!



曹操看着那道出众的身影,言语带笑的抬了抬手道:



“看来你颇有高论啊,诸卿还请恭听。子建,继续!”



曹植一脸欣喜的拱手道:



“是,父亲!”



随后直起身侃侃而谈道:



“高祖虽成就了君王之盛事,然而他的名声并不合乎仁德,品行也不那么纯正,以至于身亡驾崩之后,让凶狠的吕后能肆无忌惮的大发残酷暴虐之心。”



“导致爱妃戚夫人被弄成“人彘”,其子赵王如意也被毒杀,其余骨肉也被屡屡残害!”



“吕氏一族独揽朝纲,刘氏皇权几被篡夺!凡此种种,不就是因为高祖缺乏深谋远虑所造成的后果?”



“但另一方面,高祖之所以能一统天下,是因为高祖手下的谋臣猛将都是古今少有世所罕见的!”



“只因高祖能对他们量才任用,善于听他们的建议,所以能登临大宝!”



一旁的荀彧听得略微皱眉,刚想向上一步,却被身边的司马懿挡住了脚步。



荀彧愣了一下,看向司马懿。



而司马懿依然是那副无事发生,老神在在的样子。



荀彧看曹植已经再继续抒发自己的所解,只好退回身位,继续听着。



“而光武帝不仅继承了皇室的仁德,能体会上天的仁善,还禀承着忠贞温和、善修内在的精妙之理,有足以媲美圣人的美德与才华。”



帐内的众人静静的听着曹植的高谈阔论。



“光武帝,聪睿豁达、博学多识,仁义智慧、开明宽容,谨慎周密,乐施爱人!”



“正值王莽新朝气数将尽,世道艰难之际,如春雷乍破!举兵起事以抗暴政,扫除残秽!”



“大军还未出南阳,王莽已经被攻陷长安的乱兵杀死!”



“像光武帝这般谋定而后动的,才能做到攻无不克,士卒也都奋勇争先!”



听到这里,看着坐在上首连连抚须的曹操。



一众谋臣也听的差不多明白了。



这小子是借光武之事拍主公马屁啊!



关键是这小子说的也都是事实!



这就很奇妙。



曹子建的文采确实过人……



“就因为光武帝宽厚仁义,德行高尚!”



“故窦融闻声而影附!马援一见而叹息!”



“敦睦九族,有唐虞之称!”



“高尚纯朴,有羲皇之素!”



“谦虚纳下,有周公吐握之劳!”



“留心国事,有昃食宵衣之勤!”



曹植的声音越发激昂,神情越发激动!



众臣也越发的头皮发麻。



“所以,论功业!光武帝非同寻常!论声誉,不同凡响!论道德人品,无非议之处!论言行,亦无瑕疵!”



这时,坐在上首抚须的曹操越听越不对劲儿。



这小子好像不是借机捧他老子我啊?



瞅了一眼激动的涨红着脸快要哭了的曹植。



糟了!这小子是认真的!



“光武帝初起之时势微力薄,文武辅臣也比不上高祖!但他最终能实现帝王一统天下的大业,创建不可磨灭、流传万古的伟绩!让金石铭刻记他的业绩!让诗书文献记载他的美德!”



“光武帝甚优于高祖也!”



高昂的声音传出大帐,



而帐内则是一片寂静,



一旁不起眼的曹丕死死的掐着自己的大腿,这才没笑出声来。



……



【公元37年正月戊子日,刘秀下诏,重申:“异味不得有所献御”,意指异常的美味,地方的特产不许有所奉献。】



【当时有异国进献能日行千里的名马和价值百金的宝剑,刘秀下诏以剑赐骑士,马驾鼓车。刘秀“耳不听繁声,手不持珠玉”】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洛阳·南宫·却非殿



“臣等告退。”



一众侍郎躬身后退离开大殿。



烛火映照着刘秀疲惫的脸庞,



看着侍郎将离开后,遂将目光移到案上的奏疏。



一份一份的看着这从全国各地呈上来的奏疏,刘秀皱眉思考良久。



等到洛阳谯鼓敲了三声后。



刘秀挽起袖袍,用笔蘸了蘸墨,开始批复着。



……



【天下一统后,刘秀每天日出就上朝,太阳下山才下朝。还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批复奏书,一直到夜半时间才睡觉】



【邓禹、贾复知道光武帝开始息干戈,修文德后,不想这一众功臣拥重兵于洛阳而让光武帝为难,于是二人交出军权,潜心研究儒家经典。】



【而光武帝考虑到功臣们今后的去向,也不想让这些功臣因为干不好官职就被削爵撤封,“遂罢左、右将军官。”】



【而耿弇、吴汉等大将军也交出大将军、将军的印信绶带,全都以侯爵的身份离开朝廷,回到自己的宅第。】



【而光武帝也加他们以特进之衔,定期参加朝会。】



【以此,全了君臣相得的佳话。】



【此时,天下太平少事,公文征发的劳役也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



【公元37正月,匈奴进贡。】



【公元39年九月,因全国的耕地面积自行申报,多不据实,并且户口、年龄都有增减。光武帝下诏度田,命州郡检查核实开垦田亩以及户口年龄情况及数目。又考查二千石长吏办事枉法或偏袒不公平的】



……



天幕上,团团青气悬浮于空。



随后三个青字出现在天野之上。



『度田令!』



……



【公元40年九月,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因度量田地弄虚作假,被下狱处死。】



【诸郡国大姓豪强、兵长、群盗到处作乱,打劫官府,杀害官员。】



【郡县的军队前去讨伐,兵将一来他们就解散,兵将一走就又集结在一块。】



【青、徐、幽、冀四州的动乱最为厉害,天下顿时又陷到动乱之中。】



……



大汉,



“朕当初以为异姓王是大汉的心腹之患,所以朕除掉了异姓王。”



刘邦用手指勾着空酒壶的提把,语气淡漠。



“后来吕氏外戚成了大汉的心腹之患。”



“朕压制吕氏,却不见成效。多亏恒儿有大才,解决这大患。”



“后来观看天幕,朕以为藩王才是大汉的心腹之患。”



“但彻儿解决了藩王。”



“没成想,这兜兜转转的居然还是这帮子地方豪强是大患!”



刘邦看着天幕里燃起烽火的四州之地,恶狠狠道:



“朕要把陵邑制度写入祖训中!就如非刘姓不可封王一般!”



“敢言废陵邑者!皆斩!”



看着怒气勃勃的刘邦,萧何却没说什么。



“你怎么不说话?你不同意?”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