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功是功,过是过(四千字)[2/2页]

殿内群臣也不知所措,



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陛下如此愤怒。



……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看着眼前的黄口小儿面有不善。



……



大汉·武帝时期



看着天幕里沉沉浮浮的百姓,



刘彻沉默了。



不管他有多少种理由,



不管他有多少迫不得已,



不管他有多少无可奈何,



放任洪水决口二十三年都是事实。



他现在很纠结。



一方面是几乎唾手可得“匈奴远遁”



一方面是受灾受苦的百姓。



怎么选?



……



大唐·望云亭



李世民抱着李明达,看着天幕上的一幕幕感叹道:



“从古至今,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但是,秦皇暴虐,秦二世而亡。”



“汉武骄奢,若不是晚年悔悟,国祚几绝。”



“穷兵黩武三十余年,除了疲弊华夏外,却所获无几。”



“可惜,可叹!”



……



大明·永乐时期



金殿之内,



父子四人还在扯皮。



“爹,咱不是说不逐亡追北了。”



朱高炽揣着袖子苦口婆心的说道。



“但您也看到了,哪怕是拥有卫霍双璧的汉武帝!那也是将文景两帝积累下来的财富打得消耗殆尽!”



“这不!”



朱高炽冲着天幕一扬头。



“碰到天灾了!黄河决口了!怎么办?治吧!钱呢?没有!哪去了?用来打匈奴了!”



“决口了二十三年啊,爹!”



朱棣看着天幕上的那些哭天喊地的百姓,默然不语。



“爹啊,但凡有雄心壮志雄才大略的皇帝都想把所有事情一代做成,好让后面的子孙可以安安稳稳的。”



朱高炽看着一言不发的朱棣也是明白自家老爹的想法。



“但秦皇汉武的经历已经说明了,事情不是一代做成的!”



“老大!你……”



朱高煦刚要开口反驳,朱棣直接抬手止住了对方的话。



但依然看着天幕,一言不发。



……



大清·乾隆时期



养心殿的三希堂里。



乾隆坐在软榻上,看着天幕上那洪水波涛汹涌肆虐的场景不由感叹道:



“汉武帝实乃是雄才大略的英主!雄主!可惜!”



一旁的和珅一听就明白了,万岁爷这是要直抒胸臆了!



这时候就要搭上话。



“万岁爷,奴才愚笨,不知万岁爷可惜什么?”



乾隆捻着念珠笑道:



“可惜他的武功只能做到封狼居胥!却不能让匈奴人臣服于他!”



“不但将文景二帝积累下的财富打的分毫不剩,还搜刮百姓的财富。民生经济可谓一塌糊涂!”



和珅听到这话,直呼一声:



“哎呦!我的万岁爷!您这话可真是说到奴才的心坎里去了!”



“万岁爷平大小金川,平廊尔喀,西南西北两地直接俯首称臣,纳入我大清版图!”



“不但不伤百姓民财,还能让他们吃上饱饭!”



“岂不比封狼居胥更上一筹!”



身前的和珅点头哈腰的一拱手:



“这全靠万岁爷您的雄才伟略啊!就如秦皇汉武一般!”



一听这话,乾隆身边的大太监李玉哎呦一声。



“和中堂这是什么话!论开疆拓土和民生经济,咱万岁爷可比秦皇汉武强多了!”



“对对对!看奴才这张笨嘴!该打!”



和珅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在嘴上一打。



乾隆看到两人一唱一和的样子乐不可支。



“两个老奴!秦皇汉武何等英雄!岂是伱等能明白的!”



看着乾隆的样子,两个奴才都知道自己的马屁拍对了。



纷纷继续你一言我一语的捧着乾隆。



……



天幕里继续播放,



【自泰山封禅之后,大汉帝国就似乎落入一股漩涡当中。】



【刘彻用兵数十年,造成民力疲敝。】



【公元前107年,关东流民超过两百万人,不在户籍者四十万!】



【出现了“城郭仓廪空虚,民多流亡”“天下虚耗,人复相食”的局面。】



{秦皇汉武,我当初以为他老人家只是为了押韵,后来明白了。某种意义上还真是第二个秦始皇了。}



{秦始皇时期也没“人复相食”啊!}



{距离文景之治才几年啊?关东之地就这样了?}



{二十三年的大洪水!?现代几天都受不了了!二十三年!}



{汉武帝就是过得太顺了。}



{武帝属于能办事但是破坏生态那种人。}



{不是,这种人为啥还被传唱啊?就因为他打赢匈奴了?}



{除了当时和现在,谁告诉你汉武帝被传唱了?}



{汉武帝被传唱这个事,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借了宣帝和明帝的光。}



{他真正的功绩其实不是……或者说不全是因为打赢了匈奴。}



{他的功绩绝大部分是因为开创了延续近两千年的政治制度。}



{你说的是……}



{独尊儒术。}



{不只,还有建立“刺史”监控地方。



地方“举荐”贤人进入中央。



遗落的贤人可以“公车上书”



把人才从地方吸入中央,启用人才再建立中朝控制朝堂。



打压相权,集中皇权。



可以说皇权独大就是从汉武帝开始的。



后面的历朝历代皇帝用的基本都是这套框架。}



……



【公元前104年,汉匈战端再起!汉匈在西域展开竞争,李广利奉命讨伐大宛,匈奴欲阻拦,未果。】



【公元前101年,刘彻下征匈奴诏,立誓要报刘邦平城之围、吕后受辱之耻。】



【时,匈奴单于新立,地位不稳,便对汉示好,刘彻亦派苏武护送扣押汉朝的匈奴使者出使匈奴,并携带大量礼物。】



【但苏武被卷入匈奴谋反单于的政变中,而被扣押并流放北海,刚有所好转的汉匈关系再次转入恶化。】



【公元前99年、97年、90年,发兵出击匈奴,均失利。李陵、李广利先后兵败投降。】



【而刘彻早年重用酷吏控制朝堂的恶果也日益凸显。】



【他们不在满足压制朝堂大臣,开始将手伸进百姓的兜里。】



李世民之所以能成为“皇帝白月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是为数不多把人当人的皇帝,然后还厉害。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