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君臣奏对出新招[1/2页]

第二百五十一章君臣奏对出新招



朱元璋此时真的挺纠结的!



倒不是其他的,主要是,这禁海令乃是他定的“皇明实录”里的“祖训”啊!



他是要拿着这东西让子子孙孙的老朱家帝王一路继承下去的。



当初写这“皇明实录”的时候,他可是字斟句酌、字字揪心来着。



他朱元璋固然在外人面前杀伐果断,似乎压根不在乎自己的名声、面子一般。



可在子孙后辈那儿,他多多少少是要顾及一下名声的。



既不能误了老朱家千秋万代的基业,也不能丢了他老朱家老祖宗的面子啊。



总不能到时候子孙后代看着自己的“祖训”,在那儿怪罪他这个老祖宗昏庸吧!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自己定下的祖训,朱元璋是真的挺看重的。



结果被胡大老爷一说,却好像哪哪儿都是毛病一样。



这难不成真要取消?



那到时候岂不是显得有些太过废物?



想到这儿,朱元璋看着胡大老爷颇有些犹豫的问道。



“惟庸,那你这意思,这禁海令,当真要取消?”



胡惟庸一听这话,顿时一个激灵!



这话问的可谓是诛心呐!



这种国策,其实他一个如今一心摆烂的臣子能开口评价的?



这帮着出出主意什么的倒也无所谓。



可若是真没轻没重的说点什么不该说的,到时候出了事儿,自己岂不是又大麻烦?



哼,这糟老头子坏得很!



想到这儿,胡惟庸当即面色一肃道:“此事事涉颇广,乃朝廷国政。”



“臣不过一介散官、学识不足、谋略不够,岂能在这等大事上置喙?”



“此事,当由陛下一言而决才是!”



朱元璋听到这话人都快被气笑了。



不是!



特么的,刚刚那个叨逼叨叨逼叨说着各种理由、道理,一条条一件件流利得不行的时候,你咋不说自己谋略不够、学识不足呢?



敢情你就负责哔哔,真到了要做决定的时候,伱立马就缩了?



你这未免也太谨慎了吧?



可看着胡大老爷那低垂着脑袋一句话不说的模样,朱元璋彻底无语了。



得!



惟庸这是又开始谨言慎行了!



这人怎么这一两年变得这么慎重了?



真就是半点跟犯禁沾边的事情都不碰啊。



不过,不得不说,胡大老爷能如此稳重,朱元璋还挺满意的。



不说别的,就当前这一派谨言慎行的表现,老朱就表示很欣慰啊。



这才是咱能安心使用的好臣子嘛。



你要是真站起来指手画脚的跟咱说要如何如何治国、如何如何制定国策……



那咱就得琢磨琢磨,你这厮到底是想当臣子还是想当皇帝了。



跟现在这样提提建议,然后等着皇帝自己权衡,这多好啊。



嗯,不错,继续保持!



朱元璋也是个当了好些年皇帝的老手了,自然不能在臣子表现出了符合自己要求的举动的时候还去反对他。



因此,他非常干脆的转头说起了今日里找胡大老爷来的本意。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