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院试的考题,朱元璋听了都说好![1/2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院试的考题,朱元璋听了都说好!



人怒不可遏的时候,哪里是那么容易说得通的?



明明出来劝说的考生,可谓是苦口婆心,但落在旁人耳中,那味道就不对了。



刚刚跳起来要跟胡惟庸同归于尽、告御状的学子,这会儿眼珠子都是红的,看着对方道。



“怎么的?”



“就你聪明?”



“这种题,你给在下解释解释,怎么就叫正经了?”



“难不成,你读的书都是在青楼读的不成?”



之前发言的学子此时满脸冷意的看着对面这位不知是得了失心疯,还是破罐子破摔的同学。



可既然对方都已经当着众人的面,一而再再而三的怀疑自己的水平并且辜负自己的好意了。



那好有什么好说的?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行,既然伱真不怕丢脸,那我就给你说个明白。”



“此题,乃最正经不过的截搭题。”



“君夫人一词,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最后一句“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而阳货欲一词,出自《论语。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说到这,这位本身显得有些过于温和的学子,毫不客气的盯着对面冷汗都出来了,半句多话不敢说的学子道。



“两句都是出自《论语》,而此书谁敢说自己没学过?”



“圣贤之言、必读之书,谁敢说这里面挑出来的题不正经?”



“没错,胡大人确实玩了些手段,他一句之中截取了三个字,凑成了一道题。”



“可那又如何?”



“论语内截取、拼凑的题,你答不出来,只能怪你自己书读得不行。”



“某的书是不是青楼学的,某不知道,但你读过书吗?”



这话一出,对面的学子一时间面如金纸、气血郁结,最后差点一口老血当场喷了出来。



而贡院门前,随着这番对话,也彻底没人吱声了。



告御状?



告啥御状啊!



现在摆明了胡大老爷这次真就是好好出题,规规矩矩考人学问而已。



虽然看上去有些不正经,但那不过是某些人学识不够,或者压根没想到而已。



不然的话,该怎么解释?



《论语》都背不下来,好意思说自己读过书?



而一众学子,此时也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最近备考的日子里,他们天天看那些杂书,这一来二去的竟是连《论语》里的内容都忘记了。



此情此景,谁还好意思抱怨?



随后两天,此题的破题正解彻底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之后,更是随着学子们之口越传越广。



这会儿一众学子们明白过来后,还真没几个继续骂街的了。



不好意思骂啊!



《论语》都背不会,读过书吗?



这句当初发生在贡院门前,刚刚散考之时的对话,彻底响彻了整个大明。



一应学子,这会儿只顾着捶自己脑袋了。



没说的,只能怪自己学识不够了!



而此时的皇宫之中,身为大明皇帝的朱元璋,在处理完手头最为紧急的一批奏折后,忽然头一抬。



“宋利,今科院试是不是过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