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统统砸碎[1/2页]

不过老朱的沮丧来的快,去的更快,下一刻就变成了欣慰:



“看来你对经济一道的了解更深了。”



朱标谦虚的道:“经济一道博大精深,我才只不过懂了一些皮毛而已。”



朱元璋笑道:“眼下皮毛就已经足够了,况且你是君,不用什么都懂很深。”



“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足够了,别的事情交给懂行的人去做。”



朱标点点头:“是,最近确实找到了几个不错的苗子,我正好好培养他们。”



“最近我在带着他们研究赋税,争取早日制定出更合适的税法。”



朱元璋不确定的道:“要收商税了?”



朱标斟酌了一下,才说道:“不只是商业税,是整个赋税体系可能都要变。”



“而且我以为,近几年不征收商业税会更好一点。”



朱元璋疑惑的道:“哦,为何?”



朱标解释道:“天下动乱数十年,大明建国才十六年,百废待兴。”



“免税能刺激商业发展,而商业兴旺能带动百业兴旺。”



朱元璋半懂不懂,不过也没追问,而是说道:



“那也要让天下人知道,商人也应该纳税。”



“现在不交税,是朝廷在照顾他们,免得他们认为理所应当。”



朱标说道:“是这个理,若让他们以为不交税是理所应当的,以后再收税恐怕有些人心生怨愤。”



朱元璋杀气腾腾的道:“谁敢有怨言,就休怪咱不客气。”



朱标没有说什么,以前他就觉得单纯的杀戮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更是如此。



不过老爷子戎马一生,习惯了用刀解决问题,没必要和他争个对错。



更何况,有时候用刀确实更加直接简单。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朱标就离开了。



看着儿子离开的背影,朱元璋很是欣慰,越来越像是一位君主了。



以前是自己教导他,现在反而是自己有些跟不上他的想法了。



包括这个世界,他也觉得越来越陌生。



货币他还能勉强听懂,经济之道就完全超出他的理解了。



就如方才朱标说,用宝钞来观察地方经济情况。



他感觉自己有些懂了,但仔细一想,还是稀里糊涂的。



以前他总是乾纲独断,现在每一个重大决定,都会下意识的找朱标商量。



生怕自己太想当然,犯下什么错误,影响到他的布局。



一开始他确实很惶恐,但慢慢的也就接受了。



当然,他能接受的原因是,他的儿子懂。



否则他必然会出手,将世界拉回自己熟悉节奏。



这种陌生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仔细想想,是陈景恪出现之后。



这个人突然冒出来,先是拯救了他的大孙,又救了他的妻子。



还怀有一身独特的本领。



他派了很多人去查陈景恪的过往,很简单,简单的像是一张白纸。



可越是如此,他就越疑惑。



陈景恪那一身本领是哪来的?



爱读书?天赋高?



就算他天赋再高,再喜欢读书,也不可能自己领悟这些东西。



纵使有名师手把手教,也不可能在短短数年时间,就培养出如此出色的弟子。



他也有想过,会不会陈景恪并非陈远的儿子?



可这个想法马上就不攻自破了。



父子俩长的有五六分相似,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陈景恪越来越像陈远。



俩人往那一站,没人会怀疑他们的关系。



最终他只能将一切都归于宿慧。



他要是姓朱多好啊,朱元璋不无遗憾的想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