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章 老乡[2/2页]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博士嘛,自然博学!关乎人类未来的大事,岂敢轻视,当年看过很多关于介绍实验的视频教学,多少有点造诣。”



门轻轻地关上,实验,如火如荼地开始——



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但是远方也是手术,杨平去沙特的事情很快落实下来。



新成立的国际医疗部主任,连主任,是一名海龟的博士,此人精通几门外语,而且对国际医疗运作非常熟悉,在其他医院,此人跳槽多次,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工作都不如意。



因为这些医院,根本没有国际意识,更谈不上接触国际业务,所以这个部门也是可有可无,平时最多成为给外籍病人打杂的翻译部,没有任何国际医疗业务可言。



来三博医院上任不久,连主任接手处理来自沙特的国际会诊邀请,这是正儿八经的国际医疗合作业务,连主任不由精神一振。



轻车熟路,连主任将杨平的跨国会诊安排得妥妥当当,来回的机票、酒店的预定、对方接机的安排等等,所有细节一一敲定。



人才,人才是最重要。



一切实力都是由人才构成。



不过完成这一通操作之后,连主任发现时间居然邻近春节,特么太急于表现,都没有考虑春节这事。



于是忐忑地问杨平:“要不要改期?”



如果春节前不去,那么只有春节之后才能过去,这十几天时间看起来没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垂死的病人,意味着生与死。



无所谓春节,杨平确定这样安排非常合适,无需改期。



每一个国家因为文化不同,会有一些禁忌,连主任精心准备了一份资料,亲自送到杨平手里。



这份资料上面详细地写着去沙特的注意事项,包括文化的禁忌,遇到紧急事情,当地的各种报警电话,还有中国大使馆的紧急求助电话。



做完这些,连主任心满意足,在其他医院几年,所谓的国际业务,全是请老外来中国手术。来三博医院,居然安排中国医生出国主刀手术。



这工作不错,合口味。



想着想着,连主任打电话给杨平:“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在国外有什么需要,随时打我电话。”



李泽辉教授非常感激,作为华裔,他懂得春节对于一个中国人的重大意义,那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除了军队警察,以及维持社会运转的单位和企业,其它所有人都放假休息。



对于杨平的职业精神,李泽辉教授被深深地震撼。



他没有任何迟疑,提前三天赶到沙特做一些准备工作,此时李教授非常兴奋,尽管自己也是顶尖外科医生,但是看过杨平做手术,他才知道,真正的世界顶尖外科医生是什么样。



手术权限不是问题,李泽会教授是这家医院正式合同医生,只要有他的正式推荐,杨平可以做任何类型和级别的心脏手术,与他出身骨科没有任何关系。



距离大年三十的前两天,杨平乘坐飞机到达陌生的沙漠之国沙特的第二大城市——吉达。



这时是沙特最冷的时候,气温大概只有34度,这种冷显得特别干燥。



在机场的人群中,李教授认出了杨平,他上前激动地握住杨平的手,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今天天气不错,就是有点干冷,小家伙的状态不是很好,要是再推迟手术,恐怕他等不急。”



李教授寒暄几句,表示抱歉,在春节前夕邀请杨平来沙特。



“这家医院的手术条件怎么样?”



没有多余的闲聊,杨平直奔主题,谁没事大老远坐飞机跑来跟你聊天气。



“这是个不差钱的地方,这家医院的设备全都是世界最新最先进的,护士全是外国过来的,配台的是澳大利亚过来的护士。医生有本国的,也有国外的,即使本国的医生,全都是在欧美接受过规范培训,到时我来做一助。”李泽辉要帮杨平拉行李。



但是只有一个航空箱,拖起来很轻松,被杨平委婉拒绝。



李教授在三博医院看过杨平做那台手术——脊柱侧弯同时合并心脏大血管畸形粘连,被杨平的高超技术折服,认为只有他才能主刀这台手术。



当他对杨平发出邀请,杨平欣然接受邀请的时候,李教授更加确定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一个顶尖医生,绝对不会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管是为病人负责还是维护自己的声誉,都不会去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出了机场,李教授请杨平上车,来接机是一辆红旗轿车,这让杨平感到非常亲切。



司机是一位沙特本地人,他以接待中国教授为荣,与杨平握手,用中文说:



“老乡!你好!”



杨平哭笑不得,估计他们认为“老乡”是一个能够拉近距离的称呼。



首发最新。



外科教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