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章 医学沙龙[1/2页]

一番讲解之后,爷爷不断点头。



他明白了大概,但是对于很多手术细节,还是不太清楚。



爷爷虽然九十岁了,但是依然每天坚持阅读期刊论文四个小时,对神经外科专业的动态掌握十分清楚。



这个手术,目前没有成功的先例, 在美国,在欧洲,在日本,最顶尖的医院,也没有成功的先例。



显然,对于围着笔记本电脑进行讨论不是很方便,爷爷对苏南晨说:“南晨, 你的笔记本不是可以投屏到电视屏幕?”



看来爷爷的思想紧跟时代潮流, 连投屏都知道。



苏南晨本以为爷爷只是想简单了解这个手术, 没想到如此认真,于是又将笔记本上的内容投屏到客厅墙壁上的电视屏幕。



偌大一栋别墅,客厅十分宽敞,电视屏幕自然不会小。



病例资料与影像图片非常清晰,大家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屏幕展开讨论。



先是爷爷对这個手术提了很多问题,杨平一一解答,随后两人就一些问题做了深入地讨论,苏教授和苏南晨也跟着加入讨论。



都是医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自然是医学,尤其病例。



这场医学沙龙规模不大,档次还是比较高,参与者虽然只有四个人, 但是平均医学素质非常高。



关于这个病例,从上颈髓及脑干手术的历史发展, 到国际研究的前沿, 目前学术争论的焦点,肿瘤的研究进展,最后到一些悬而未决的世界医学难题。



从经典医学著作到最新的国际期刊论文,从国内的天坛,到国外的梅奥,从传统的显微镜下手术,到分子定位技术的应用,再落到机器人手术。



讨论纵向横向全面展开,气氛越来越热烈。



进入激烈处,还会发生争论。



学术上的事情,必须允许争论,越辩越明。



争论不表示任何情绪,只是观点不同,各自摆出论据,进行逻辑严密的论证,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反对对方的观点。



九十岁的爷爷兴致勃勃,这位前苏联巴甫洛夫医科大学的博士,逻辑清晰,吐词清楚, 仿佛年轻时求学一般。



作为院士的苏教授, 丝毫没有因为家庭沙龙而随意附和,完全一副平时学术会的认真态度。



杨平、苏南晨也没有因为两位前辈而曲意迎合。



期间苏南晨的未婚妻林岚也赶到,她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来得稍晚一点,一进来看到如此场景,也兴趣怏然,坐下来仔细倾听。



当谈到分子定位的时候,她也想加入讨论,她是遗传学的博士生导师,生物化学自然是她的专业。



但是林岚担心厨房的苏太太忙不过来,跟大家只是微笑着打招呼,然后去了厨房帮忙。



旁边的奶奶成了这次沙龙的服务员,不断给大家加茶水,将一些茶点分散到他们的面前,让他们伸手可得。



奶奶是巴甫洛夫医科大学神经内科的博士,偶尔也能从内科角度,提出相当有价值的意见。



不知不觉,快到午饭时间,沙龙没有丝毫结束的意思,而且话题不断拓展升级。



小苏和林岚开始在餐厅的圆桌上摆碗筷,围着围裙的苏太太从厨房出来,看到这场面,只是小心地问苏教授:“可以开饭了吗?”



苏教授还没答话,老爷子摆摆手:“不急!”



“这个神经核团一旦受到干扰,心跳会减慢,然后很快停掉,一旦停跳,将不可逆,所以这里的操作非常危险,按照现有的手术方法,根本没有办法完成安全分离,但是你成功地完成分离,我很想知道你的双手怎么会如此灵巧稳定?”老爷子一定要看看杨平的双手。



杨平将一双手伸出来,老爷子像看手相一样,观察后说:“果然外科医生的好料子,年轻人,了不起,了不起呀。”



杨平有点迷糊,难道从一双手,可以看出有没有外科天赋?



“年轻人也要吃饭,你看看时间?”奶奶在旁边提醒爷爷。



爷爷一看时间,足足已经讨论三个小时,耽误了吃饭时间,小伙子可是第一次来苏家。



让人家饿着肚子,很不礼貌。



“上菜,吃饭!”



爷爷一挥手,沙龙正式结束。



苏教授和苏南晨招呼杨平到餐厅坐,开餐前,爷爷还不忘抓紧时间问几个问题。



中式实木圆桌,经典南方菜系,每一个菜都很讲究,都是经过精心准备,杨平现在明白,小苏的厨艺为什么那么好,都是来自于苏太太的传承。



想不到,这位护理学专家,在厨艺上也是专家级别的。谷撸



外科教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