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四)[2/2页]

“大人?”两个小童子停下话题仰起脸来,叫了乌行雪一声。



他们起初仍然没有觉察异样……



直到在自家大人漆黑如墨的瞳仁里,看见自己身上虚实难辨的重影。



两个小童吓了一跳,连忙扭头,去找自己背后的影子。却发现那虚影并非是陌生的附身物,而是和他们自己长得一模一样。



他们刚开始有点慌。



后来发现自己不痛不痒,也没什么难受的,便没了惧意。看稀奇似的戳着虚影,问道:“大人,这是什么啊?”



跟过来的萧复暄眉心极轻地蹙了一下,薄唇微动,同乌行雪对视了一眼。



小童子无知无畏,还能看个稀奇。



他们不一样,他们知道这是什么。



这是一种……身灵相离之相。



它不算伤损,不算病耗,平日不显端倪时也探不出什么古怪来。因为它不是古怪,只是一种恒常自然。



就像花叶到了浓秋随风而落。像凡人自然老去,无伤无痛,寿终正寝。



它出现只意味着一件事——



到时候了。



仙都童子仙使众多,芸芸如海,从没有谁出现过这种状况,因为他们都是由符纸捏成的,顶多是纸里多灌注了一抹灵气而已。唯独乌行雪的这两个童子不同。



因为他们真的是人。



是人,就不会永远停驻在小小仙童的躯壳里。



所谓时候到了便是如此。



就是告诉他们,该入轮回了。



这是什么定魂灵物、符咒术法都拦阻不了的恒常。



***



人总有冥冥之中的感知。



尽管那日乌行雪和萧复暄都没有说什么,但两个小童子却渐渐意识到了一些东西。



他们开始频繁入梦,梦见许多陌生又似曾相识的画面,梦见一座叫做雀不落的院子,院里有参天大树。有时候恍惚间,会迷迷糊糊叫乌行雪一声“城主”。



都说人在将死之时,会记起一生乃至三生之事。



这点,两个小童子都听说过。



于是有一天,他们眼睛、鼻尖通红地抓着乌行雪问:“大人,我们是不是要死了?”



乌行雪弯腰看着他们,捏了捏那朝天啾,道:“没那么坏。”



一场轮回,换一番模样、换个名姓,然后拥有完整的、贯穿着世间所有情感的一生。



那其实是一件好事。



他们依然红着眼睛,抽抽噎噎地问:“那样……是不是就不认识大人了?”



乌行雪说:“也不会。”



“真的吗?”



“真的,因为我能找到你们。”



***



两个小童子消散于清河四百一十二年。



那之后,乌行雪和萧复暄便放了探灵符在人间。



他们在西南三坊十二巷和海寨各住过数月。在极北之地闭了两年关,聊作修整。



巧得很。



他们出关后不到半月,冕洲常平镇有一对双生婴孩呱呱坠地。



乌行雪一探到音信,便拽着萧复暄去了那里。



那是一户很好的人家。



会因为婴孩一道啼音就团团围聚,高兴得语无伦次、手足无措。会带上薄礼,奔走两边,告谢亲邻。



乌行雪和萧复暄避开了往来道贺的宾客,绕去了安静无人的屋后。



他们在那里放了一张平安符、落了一道护印。



乌行雪还在窗台上搁了一包小仙童曾经常馋的松子糖和一对护心锁,然后勾了勾萧复暄垂在身侧的手指,轻声道:“走了。”



***



两人在离常平镇不远的东郊落了脚。



那是冕洲与梦都交界之处。



同过去的每次一样,他们在那里落了一座院子。



院里有四角悬铃的屋檐,有靠着卧榻的宽大窗棂,还有白石地面和常如云霞的满树绯花。



这座宅院成了乌行雪和萧复暄后来留驻最久的地方之一。他们会在这里住上十余年,而后收进一对少年弟子。



那对弟子一个天生是副急脾气,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野劲。另一个则俊秀稳重一些,日日常思常省。



他们是一对兄弟。



其实早在数百年前,他们就已经是兄弟了。



一个叫做宁怀衫,一个叫方储。



***



世人常说,天下从无不散之宴席,故人终会离去。可只要长相惦念,散了的又会再聚。



就像日月昭光总会自西落下,也终将再次升起。



-全文完-



不见上仙三百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