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北宋狄青[1/2页]

“能力太强,似乎也不是一件好事……”



子夏从吴起的一系列经历中,得到一个结论。



白起、李牧、廉颇、乐毅、韩信、岳飞等武将,遭遇与吴起差不多,都是因为能力太强,遭到君王猜疑。



子夏叹道:“既然都是同样的结果,为何不与为师隐居于市坊,收徒授业?”



“老师可听说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时候,明知不可为,还要为之,这就是人的本性。如果遇到明主,效力个二三十年,倒是没有什么问题,足够我名垂青史,出将入相了。”



吴起还是遵循本心。



吴起就是为战而生的天才,不可能安分下来。



子夏闲来无事,于是又向吴起问道:“你不败的诀窍,在于哪里?”



吴起答道:“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可立于不败之地。”



吴起比起其他统帅更厉害的地方在于,吴起不仅擅长用兵,也擅长变法图强,军事、政治全能。



否则即使是再厉害的武将,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纵使如此,你在兵道上的天赋,确实惊人,天下间,同等兵力,能够与你相持者,恐怕寥寥无几。”



子夏还是给吴起足够高的评价。



手握重兵,但败的一塌糊涂的武将不是没有。



国力是基础,如何操作,还是要看主将自身的水平。



“必须设法留住吴起,否则吴起投靠其他诸侯,将来会是不小的麻烦。这种人才,属于不能用,必须杀的那种。”



韩非目送吴起和子夏离开,却做好了最不利的准备。



越是厉害的名将,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给敌对诸侯使用。



这就是争霸的无情之处。



司马懿的营地,王彦章背着两百斤重的铁枪,向司马懿告辞。



“司马懿,吾主正在与朱由检交战,战事吃紧,将我召回,就此告辞。”



王彦章被后梁太祖朱温借给司马懿,帮助司马懿攻破许昌、长社后,被朱温召回。



司马懿也知道王彦章对朱温忠心耿耿,不可强行将其留下:“若有闲暇,我会前往青州拜访你的主公。”



王彦章抱拳,然后单枪匹马,离开司马懿的营地。



“如此良将,忠心耿耿,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司马懿叹息。



司马懿手底下缺少猛将,像是王彦章这种级别又忠心的猛将,并不常见。



司马师请示:“父亲大人,王彦章离开,我们少了一员顶级猛将,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司马懿思索一会,而后缓缓说道:“阳翟有张须陀、范仲淹镇守,难以攻克。你领一支兵马,攻打新郑,使得我之兵势,与攻打大梁的赵匡胤的兵势,连成一片。”



司马师说道:“赵匡胤围攻大梁多时,却始终无法攻破大梁,未免外强中干。与赵匡胤结盟,是我们吃亏啊。”



“不要小看赵匡胤,赵匡胤手下,还有诸多名将,镇守后方。”



司马懿始终没有小看赵匡胤。



亳州、宋州、汴州,陆续有宋军武将,带兵前来大梁,与赵匡胤汇合。



赵匡胤的营地,一支支宋军兵马到来。



赵匡胤迟迟无法攻破大梁城,于是调动大量镇守后方的名将,加入对大梁城的围攻,兵马到了惊人的25万人!



“末将慕容延钊,奉命前来!”



“末将王全斌,奉命前来!”



“末将崔彦进,奉命前来!”



“末将石守信,奉命前来!”



“末将高怀德,奉命前来!”



……



一个个宋将武将,来到赵匡胤帐下,多则数万兵马,少则数千人。



赵匡胤、赵光义在营地门口,亲自迎接这些从各地到来的援军。



这些人不少都是后周将领,与赵匡胤友善,赵匡胤发动兵变,他们也就顺理成章,投靠赵匡胤,还有人主动帮助赵匡胤发动兵变。



赵匡胤集结的名将达到了几十人,准备一鼓作气,攻破大梁。



有一支宋军的将领,体型魁梧,脸上有刺青,气势雄壮,来到赵匡胤前方:“末将狄青,拜见陛下!”



“很好,宋国有你如此这般良将,实在难得。”



赵匡胤对这员新招揽的武将,给予很高的评价。



在场武将之中,也就狄青的武力,能够与他赵匡胤一拼。



王全斌、石守信、慕容延钊等武将,目光纷纷落在狄青身上。



赵匡胤很重视这员武将,而且狄青也确实能打,不少猛将都被狄青击败。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