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一章 驱虎吞狼之计(补更4/6)[1/2页]

神话三国领主正文卷第两百九十一章驱虎吞狼之计“徐子云已在界桥击败公孙瓒,雄踞河北,或许将来会南下兖州,我们该尽快解决后方的威胁了。”



曹操召集府中文臣武将。



击败青州黄巾军,曹操威望大涨,更多本土世家投靠。



在世家眼中名望最高的袁绍战败,丢失冀州,中原世家已经开始物色新的诸侯人选。



曹操成为袁绍之后,最受中原世家欢迎的诸侯。



徐天占领的是冀州,河北谋士、武将占了大半。



殿下,文臣武将分列左右,足足有数十人。



曹操周围也有强敌环伺,徐州牧陶谦、豫州刺史袁术。



陈宫、程昱、荀彧、戏志才等谋士,无不点头。



但凡是有点智力的谋士,已经看出来了,河北之龙徐子云、河南之虎曹孟德,必定会有一战,龙争虎斗。



双方都在极力扩张,并且清扫后患。



徐天的后患是幽州公孙瓒、并州张杨,曹操的后患则是徐州陶谦、豫州袁术。



“我们需要一个借口。”



曹操没有直接出兵徐州,在发兵之前,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师出有名。



玩家冷月在曹操的文臣武将行列之中,心里在琢磨,是否要献祭曹操之父曹嵩,利用这个借口讨伐陶谦。



不过,冷月担心曹操因为曹嵩死亡而暴走,在徐州屠城,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荀彧沉思良久,向曹操提议:“或许可用驱虎吞狼之计。”



曹操的小眼神迸发精光:“文若的意思是使袁术、陶谦二人交恶?”



荀彧答道:“正是如此。袁术贪婪,志在天下。既然袁术攻打荆州失败,必定转攻其他州郡。主公可派人游说袁术,攻打徐州。陶谦无力守徐州,徐州世家定然有求主公,主公可趁势入主徐州。”



“妙啊。”



曹操听了荀彧的计策,直呼内行。



陈宫也不禁高看从这个豫州前来投奔的文臣一眼。



以袁术的能力,与陶谦,相当于菜鸡互啄。



要是陶谦保不住徐州,徐州世家多半会放弃陶谦,毕竟徐州世家是墙头草。



“那么,就如文若所言,怂恿袁术攻徐州。袁术虽兵粮足备,但不过是冢中枯骨,我早晚必擒之。”



曹操越看荀彧越顺眼。



毕竟是颍川荀家出来的王佐之才。



“袁本初,不知道如何了。”



曹操想到了好友袁绍。



袁绍本来是众人看好的第一诸侯,荀彧也打算前去冀州投靠袁绍,袁绍被击败后,荀彧便滞留在兖州。



并州,壶关,颜良、文丑两员猛将,斩杀壶关守将,霸占此关。



壶关位于并州与冀州之间,为兵家必争之地。



袁绍失去了领地,无法补充兵力,焦急地来回踱步,忧心忡忡。



徐天接任冀州牧,曹操成为兖州牧,袁术称霸豫州、淮南,他袁绍,却只有一座关隘和数万兵力。



“我袁本初,为天下名门翘楚,岂能被困在这小小的壶关?”



袁绍不甘心。



他可以失败,但不想输给曹操、袁术这两人。



袁绍的起点,高于曹操、袁术,结果没有几个月,丢盔弃甲,混的反而不如曹操、袁术,这让高傲的袁绍如何甘心?



并州刺史丁原被吕布杀了以后,目前占据上党郡、太原郡的诸侯为张杨。



袁绍若要攻打张杨,需要一个借口。



郭图私底下对袁绍建议:“主公,在下有一计,名曰‘驱虎吞狼’。”



“计将安出?”



“河东郡有白波军肆虐,南匈奴于夫罗、呼厨泉占领西河郡,在下愿凭三寸不烂之舌,怂恿白波军、南匈奴,攻打上党、太原两地。张杨并非是白波军、南匈奴之敌手,必定向主公求援,主公可趁势,取而代之。”



“公则,一切就指望你了。”



袁绍依然对卧龙郭图、凤雏逢纪,深信不疑。



并州人口虽然比冀州、兖州、豫州少,但好歹也是一个州,袁绍还能勉强接受。



郭图出使南匈奴,而逢纪出使白波军,引狼入室,攻打上党、太原。



白波军的杨奉被牛辅活捉,徐晃投靠徐天,但白波军依然有一批武将,四处攻城略地。



南匈奴更是拥有大量骑兵。



袁绍、曹操以驱虎吞狼之计,搅乱天下,淮南骷髅大帝袁术向徐州牧陶谦宣战,而白波军、南匈奴入寇太原郡。



徐天在天下大乱之际,致力于占领冀州九郡。



公孙瓒败北,势力向幽州收缩。



神话三国领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