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皇即位[1/2页]

我在斩妖司除魔三十年正文卷第二百八十九章新皇即位皇太孙躬身进殿,伏地施礼。



“世孙给老祖宗请安了!”



李隆目光如隼,盯着皇太孙看了许久,声音嘶哑。



“你对景泰如何看?”



皇太孙回答道:“回老祖宗,皇爷爷英明神武,世孙远远不及!”



李隆面色阴沉,冷声道:“景泰那厮昏庸残暴,于皇族陷害祖宗,于国朝叛乱四起。你连他都不如,还做什么皇帝!”



“老祖宗,先贤有言,子不言父过,臣不彰君恶!世孙与皇爷爷既是爷孙,又是君臣,更不能私下议论。”



“父亲生前,便对皇爷爷一些事情有异意,受困于血脉亲情,只得装作糊涂。时常教育世孙,为子为臣,理应将孝放在首位!”



皇太孙话音一转,说道:“不过在治国理念上,世孙与皇爷爷多有相左。”



“嗯?你打算如何治国?”



李隆微微颔首,算是认可了皇太孙所说。



由人及己,李隆死后也想留下美名,而且皇太孙不惧威胁的性子,很合他的胃口。



“皇爷爷视太祖中宗为榜样,以武治国,武力镇压一切。”



皇太孙说道:“世孙认为,时移世易,当今大乾国势整体安稳,与太祖中宗时决然不同。。”



“治国理应以怀柔安抚为主,所以提倡以孝治国!”



“以孝治国……”



李隆思索片刻,微微点头。



谁当皇帝李隆并不在意,景泰之前数任皇帝他从未过问,圣明也好平庸也好,只要不是作死到了极点就好。



太过英明也不一定是好事,景泰狠狠给李隆上了一课。



况且皇太孙以孝治国的理念,很合现在李隆的心思,景泰就是太过不孝,才酿下祸事。



李隆思索片刻,还有一大问题,需要考核皇太孙。



“九幽仙莲,你可知晓?”



“略有耳闻。”



皇太孙说道:“臣孙熟读国朝典籍,太祖以仙莲成就武圣,方才定鼎云洲!”



“可不止如此,中宗以及老夫皆是仙莲所赐!”



李隆将九幽仙莲遭窃之事,简单说给了皇太孙,省去了景泰为长生勾结妖魔,只说招惹了无上真仙。



一是显得自己太过愚蠢,二是免得后人有样学样。



“老夫寿元最多不过五十,如今外部妖庭将立,大乾必须有武圣坐镇。景泰打算北征魔国,催熟仙莲,你认为如何?”



“老祖宗稍等,容世孙思索片刻。”



皇太孙早有腹稿,很快就回答道:“臣孙认为不该……”



“嗯?”



李隆眉头微皱,即使景泰千错万错,不得不承认手段不俗。



北征魔国催熟仙莲,确实是当下唯一选择,五十年时间稳扎稳打,完全可以在李隆死前得证第四任武圣。



武圣庇佑,得了长生的妖神,更不会轻易为此拼命了。



皇太孙说道:“臣孙认为,理应南征青丘!”



李隆疑惑道:“理由呢?”



“其一是大义,炼妖宗好过炼人,魔国毕竟是人族地域,远不如去青丘抓捕妖族回来,直接填入炼妖窟。”



“其二是安危,妖庭不会希望统一的人族,占据两洲之地”



“其三是优势,妖族在成建制的军阵战争上,远不如人族,更何况妖族城邦各自为政,很容易各个攻破。”



皇太孙说道:“其四是复仇,大将军公孙起死于妖族偷袭,至今凶手在外逍遥,正好作为南征理由!”



李隆听的不断点头,他对妖族的恨意,远超过暨洲魔国,最后问道。



“南征青丘,斩杀狐仙,若是引来妖庭不满如何处理?”



皇太孙反问道:“老祖宗,您比那位真仙实力如何?”



李隆自信道:“自然是老夫实力强,纵使道主佛陀,也能战而胜之!”



皇太孙说道:“那您会为皇爷爷报仇吗?”



“不会……”



李隆说完,顿时恍然大悟,看皇太孙眼神愈发满意,说道:“老夫专心武道,对治国理政不甚了解,大乾亿万百姓就交给你了!”



李誓面露喜色,高声道:“臣孙定不辜负老祖宗期望!”



李隆对殿外喊了声:“你们几个,滚进来。”



很快。



护龙司仅存的四位长老,面带惧色,进来躬身请罪。



老祖连自己亲侄子都杀了,他们几个旁系皇族,由不得不害怕。



“自今日起,便由李誓即位,尔等须好生庇佑。”



李隆警告道:“若是日后再有人,对老夫阴奉阳违,想死都难!”



四名长老闻言,反而暗自松了口气,景泰的事情算是过去了。



“遵命!”



“老夫乏了,都退下吧。”



李隆还需继续炼化仙藕灵躯,早日恢复伤势,才能去炼妖窟查看九幽仙莲。



几人躬身退出大殿,其中两人继续守护伏龙殿,另两个贴身保护李誓,直至新君正式登基,掌控朝局。



当晚。



三皇子退回府中,不甘心被侄子压一头,联手四弟五弟再入宫禁向父皇请安。



值守将军已经得到护龙司内侍司命令,以及李誓得护国武圣钦点继位的消息,坚决不打开阵法禁制。



三位皇子不敢硬闯,只得灰溜溜回府。



随即,景泰帝驾崩的消息,迅速传遍了皇族百官。



皇子在朝中宗族各有支持者,而李誓势单力薄,就打算在第二日朝中发难。



天蒙蒙亮。



百官宗亲就在宫门外,等待上朝。



卯时到了,皇宫阵法禁制打开,百官连忙赶去太和殿。



进殿一看,龙椅上坐着的不是景泰帝,而是皇太孙,李誓。



皇太孙在宫中待了一夜,百官宗亲并非不知,不过在李誓的刻意封锁下,武圣钦点的消息并未传出去。



一时间,百官宗亲面面相觑,既不见礼也不轻易出头指责。



楚公公收到李誓示意,上前一步,宣读圣旨。



“朕入继大统五十七载,励精图治,不敢懈怠……皇孙李誓,既长且嫡,德行端正,宜遵祖训,即皇帝位……昭告天下,咸使闻之!”



楚公公念完后,百官仍然沉默以对。



农部尚书王伯安率先上前一步,三叩九拜,高呼。



“臣王伯安,拜见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部尚书王烨见儿子表态,立刻跪地高呼万岁。亲近王家的一系官员,以及诸多无派系的关系,紧随其后对李誓施拜礼。



朝中站立的官员宗亲,剩下不到五成,不过敢无视先帝遗诏的,都是位高重臣。



我在斩妖司除魔三十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